街道上人来人往,道路两旁是望不到头的各种店铺,有的店铺门口不挡进客的地方还摆着摊子。

    到底是头一次出来逛街,沈拥月十分兴奋,拉着绿桃这边看来那边逛,看到了喜欢的就买,没一会儿功夫就提了一堆东西,就连本来不想拿东西,只想偷懒自己逛街的青竹也被迫提了许多东西。

    又逛了会儿,手上东西实在太多拎不动了,沈拥月这才停下,转而带着两人去了路边面摊上坐了下来。

    沓渡的父母官还是挺会做事的,虽然管的只是个小小的县城,但他并没有因此随便管管而是根据县城地理位置,环境和人文做了综合考虑。

    就街道而言,虽说看起来就跟电视剧上演的差不多,但实际上还是有区别的。

    最明显的就是饮食区和物品区都区分了开来,街道主要分为东西两段,中间空了一块地方,那里原先是座酒楼,可惜经营的不好,并没有完美的利用地理优势,酒楼开起来没几年就倒了,倒的时候连伙计工钱都发不出来,最后只得低价拍卖了酒楼,这才勉强够发工人工钱。

    而这个被低价拍卖的酒楼的买家不是别人,正是赵家的小公子,那位安平人尽皆知的浪荡子。

    赵小公子为什么要买下这座酒楼无人知晓,只知道他买下来后就火速拆了酒楼,但拆了之后却啥也没干,光扔在那里,哪怕后来有人想买这块地方他也没卖。

    赵小公子要干什么沈拥月不知道,同时她也没兴趣知道,她现在脑子里就一个想法,那就是她要开客栈,准确来说是开超市。

    但超市这玩意古代没有,贸然开间出来估计也没人会接受,所以她想来想去还是开客栈比较好。

    刚刚逛了一路,买了不少东西,买那些东西的时候她还不忘跟那些老板伙计闲聊,得知自从几年前县令把街道区域分隔开后,才开始生意是不错,可后来生意就不好了,原因很简单,原本大家都是逛街从头逛到尾,有时候逛到一半遇到喜欢的吃的或者喝的就会买,等吃完喝完还可以继续逛,买些生活用品之类的。

    而如今,大家出来逛街基本都基于第一要求去逛街,比如在家想的是出来买吃的,那么出来后就只会去饮食区,反之亦然。

    等吃饱喝足了,也就没有再逛下去的心了,这样一来,大家的生意自然也就差了起来。

    而要他们转行去做别的生意,也不是不可以,只是转行有风险,一个人做同一件事长了,突然让他做其他事他会很不适应,就算适应了,也不代表他合适。

    街道上因为划分区域后生意变差的商家不在少数,有好些都试图转行,但转行后真正坚持做下去的却少的可怜。

    大多数都是赔了钱,最终不得不又继续做回老本行。

    沈拥月听了心想这是肯定的,换谁突然转行都有风险啊。

    当然,那种有雄厚资金支持的除外,那种风险小些。

    在听伙计抱怨的同时,她还不忘问伙计,在他们这里,有没有那种可以集所有物品包括饮食为一体的店铺。

    得到的答案是没有,同时还收获了伙计看智障一样的眼神。

    知道没有后,沈拥月心里冒出了一个大胆的念头,那就是她要开一家客栈,一家衣食住行应有尽有的客栈,而这种客栈在现代被称之为超市。

    只是她现在手头没那么多资金,有的只是原身存下来的压岁钱和零用,爹娘那里倒是有,只不过他们还要做生意,若是跟他们开口要的话,给肯定会给,但同时还得跟他们解释为什么要开这个客栈,以及开了之后怎么经营,会不会倒闭之类。

    对于这些问题,沈拥月心里也没底,所以她也无法保证,因此她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开客栈。

    她记得绿桃跟她说过,沈家在县城有七八个店铺,基本每个店铺卖的东西都不一样,有粮油,布匹,成衣等等,反正衣食住行基本都有涉及,但涉及的都不多。